春末夏初,中國大地上美麗鄉村風景如畫,煥發出勃勃生機。趁著這個五一長假,一起坐上這輛中交人的“鄉村振興號”旅游車,看詩與遠方。
第一站>>>>>>上海 · 吳房村 “大隱隱于市”
桃花塢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賣酒錢。作為上海市首個鄉村振興項目,奉賢區吳房村或許就是在這座國際大都市里現實存在的“世外桃源”。
藏在繁華上海的治愈村落
吳房村鄉村振興示范村項目是中交集團承建的第一個鄉村振興項目,一期項目于2019年6月率先全面建成并投入運營,二期項目也于2020年3月順利竣工。
旁放眼望去,粉墻黛瓦的江南水鄉掩映在桃林中。深入其中,小橋、流水、泊舟相映成趣,綠樹、桃花、田埂交相輝映。沒有耀眼的霓虹燈光,有的是質樸的自然本真,沒有城市的喧囂嘈雜,卻是一份愜意安然的恬靜。
秉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理念,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中交集團承擔了吳房村房屋改建、道路橋梁、河道疏浚、景觀綠化及管網管路等建設,在對吳房村“農、林、水、田、路、橋、房”的重構中,使歷經百年風雨的古老村落在文化傳承與再造中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第二站>>>>>>湖南 · 白石鎮 “要致富,先修路”
從湘潭市出發將近一個小時的路程后到達了湘潭縣東南部的白石鎮。
這里人杰地靈、旅游資源豐富,齊白石先生,黎氏八駿均出自這里,被稱為“群眾文化藝術之鄉”。
由中交集團承建的白馬公路煥然一新,令鎮子面貌發生大改變,人們蓋起了新樓房,隨處可見安居樂業的人們。
道路暢通后來這里旅游的人多了,公路沿線一些村民正在將住房打造為食宿休閑一體的農家樂。
為促進鄉村特色旅游,推動縣域經濟社會發展,中交集團投資建設了湘潭縣交通基礎設施建設PPP項目。深入城鎮鄉村內部,勵志建好每一座橋,修好每一條路,中交人為鄉村振興的新畫卷增光添彩。
第三站>>>>>>云南 · 怒江 一座大橋心連心
天境怒江 山高水長,崇山峻嶺之間,由中交集團援建的中交怒江連心橋,架起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
這座剛剛建成就成為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瀘水市民“網紅”打卡點的現代化大橋,不僅緩解了瀘水市交通擁堵問題,也加快了怒江鄉村振興的步伐
解決出行難題后,敢于擔當的中交扶貧干部們以激發內生動力為發力點,創新扶貧機制,培育特色產業,讓越來越多的當地百姓走上了靠勤勞、靠技術、靠市場掙錢的道路。
▲一個個富有鮮明地域特征的扶貧產業正在成為當地可持續發展的“金字招牌”。
怒江所需,正是中交所能。中交集團成立的“怒江州項目前期工作小組”,多次針對高速公路、輕軌等13個項目開展考察調研,提供項目規劃“中交方案”。
第四站>>>>>>廈門 · 澳頭村 閩南美麗海港僑村
最后一站一路向南,來到廈門澳頭村。
昔日的澳頭村是海防前線,閩南著名的古渡口,也是著名的僑鄉。
今天的澳頭既保留著前年漁村的淳樸風貌,又融匯了閩南海洋文化與世界當代藝術。
為小鎮建設“量體裁衣”,中交集團承建的澳頭小鎮項目被列入廈門市重點項目。
“好所在”美術館是小鎮28個特色改建工程之一,被打造成集書畫交流、文化展示民俗特色為一體的文化藝術院落,吸引了眾多海內外藝術家前來參觀。
“好所在”美術館僅僅是澳頭小鎮項目的“冰山一角”,小鎮客廳、北歐藝術中心、中央美院等場館相繼落戶小鎮,不僅帶來藝術,也帶來了產業。部分漁民利用項目資源轉產就業,增加了收入,小鎮向著振興目標又邁進一步。
接續奮斗 鄉村振興譜新篇,文旅賦能 中交集團再啟航,鄉村振興的旅程 將會越走越精彩。